生根于我国台湾地区民间信仰的职业之一,功能近似于灵媒,常见于庙宇与进香活动。目录1 称呼2 功能3 养成4 参考书目 称呼「童乩」是近代闽南语的口语词汇,读作dang-gi。有人推测此名称是来自南亚语系的越语,在传统的汉籍文献中,几乎找不到「童乩」这个词,即使是台湾习称的「乩童」二字,也要等到19世纪下半叶才见于文献。然而,这并不代表在这之前就没有「童乩」存在,传统的知识份子多以「巫」或「巫觋」来称呼他们。(注1) 功能「童乩」被视为神明的代言人,当民众遭遇灾厄病痛,便常常求助于童乩,希望获得神明指点。问神者在烧香说明来由后,便等候童乩「起童」。一位童乩都有一位法师搭配,在童乩静静等待神明附身时,法师便在一旁摇令旗、摇法铃、念咒语,祈求神明「降坛」,并且准备待会要永的毛笔、朱墨与金纸。过一阵子,原本低头不语的童乩忽然躁动起来,时坐时起、口中念念有词,走到神桌前频拍桌面表示「叩坛」。童乩与法师就位后,问神者开始向童乩请示遭遇到的问题,一般来说,此时童乩说的话是常人无法理解的,须由法师向问神者解释,之后将符籙与金纸烧化,仪式才算完成。(注2)除了在庙里起坛之外,每当神明出巡刈香或回驾回銮时,童乩都必须跟随所附身的主神轿舆,替主神传达给信众的所有讯息,包括行进路径的变更或停驻起驾时辰,以及帮人消灾解厄。 养成虽说成为童乩需要挑选或机缘,但来源大致分成三类:一是由「神明挑选」,也就是先天就具备成为童乩的徵状;二是继承老乩童的衣钵;三是个人后天受情境影响而「起童」,继而成为乩童。要成为称职的乩童并非易事,被挑选中之后还必须经历闭关受禁的训练才能成为「熟童」,否则会被淘汰。长久以来,童乩之术都难以被科学理解,甚至在日据时代也曾被取缔禁止,然而童乩的角色与地位并未因此受到影响,依然在民间担任神与人之间的沟通桥梁。1970年代后,关于台湾童乩的研究越来越多,不止民俗领域,也有不少医疗与心理学的学者投入研究。(同注1) 参考书目注1. 林富士,〈医者或病人──童乩在台湾社会中的角色与形象〉注2. 邱德宏,《台湾凡夫俗子写真集》,( 联经,2001初版),页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