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苇莺dào tián wěi yīng 基本信息 um英名:Paddyfield Warbler PASSERIFORMES > Sylviidae > Acrocephalus agricola,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鸟纲 (Aves),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科:莺科 (Sylviidae),属:苇莺属 (Acrocephalus) 外形特征 描述:体型略小(14厘米)的平淡棕褐色苇莺。白色的眉纹甚短,其上具模糊 的黑色短纹。背、腰及尾上覆羽棕色。下体白,两胁及尾下覆羽沾棕黄褐色,且通常过胸。贯眼纹及耳羽褐色。虹膜-褐色;嘴-上嘴黑色,下嘴粉红;脚-粉色。叫声:鸣声长且流畅,具本属的典型鸣声;不似其他苇莺沙哑。叫声为尖声的chik-chik,含混的zack-zack或沙哑颤鸣。分布范围:繁殖于中亚至中国西部;越冬于伊朗、印度及非洲。分布状况:不常见。亚种capistrata繁殖于新疆西部和南部及青海柴达木盆地【郑作新(1987,1994)以brevipennis为此亚种名】。偶见于香港。习性:于近湖泊及河流的低矮植被中取食。特有习性为尾不停地抽动和上扬并将顶冠羽耸起。 注:有著者将远东苇莺及钝翅稻田苇莺包括在此种之下(参见郑作新,1987)。但Alstrom et al.(1991)及Inskipp et al.(1996)仅将远东苇莺放在此种下。
稻田苇莺(学名:Acrocephalus agricola)体重8-12克,体长114-135毫米。是一种小型鸟类,上体自头部至背、肩部均呈橄榄棕褐色;腰及尾上覆羽转为鲜亮的淡棕褐色;颊部和耳羽棕黄色;眼先和耳羽上缘暗褐色;眉纹宽阔,呈皮黄色甚显著,眉上缘各缀黑褐色的宽阔侧冠纹;尾羽狭窄,羽端尖形;尾羽呈暗棕褐色,表面具不甚显现的暗色横斑纹,羽缘色较浅;飞羽黑褐色,羽缘棕褐色;下体羽在颏、喉部和腹部中央呈纯白色;胸部、两胁和尾下覆羽均呈淡棕黄褐色。虹膜暗灰色;上嘴黑褐色,下嘴黄褐色;脚橄榄绿色。主要栖息于湖泊、水库、池塘、水渠等各种水域岸边灌丛、芦苇丛和草丛中以及芦苇沼泽、柳灌丛和草地。常单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