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艺术】的带声调读音为:dūn huáng shí kū yì shù
【敦煌石窟艺术】的无声调拼音为:dun huang shi ku yi shu
【敦煌石窟艺术】的大写拼音为:DUN HUANG SHI KU YI SHU,简拼为:DHSKYS ,首字母为:D ,首字拼音为:dun
【敦煌石窟艺术】的笔画分别为:12画、13画、5画、13画、4画、5画,部首分别为:攵、火、石、穴、艹、木。
【敦煌石窟艺术】分字拼音:敦的拼音 煌的拼音 石的拼音 窟的拼音 艺的拼音 术的拼音
【敦字】的本义为投掷。
【煌字】的本义为光明;光亮。
【石字】的本义为即为岩石,后延伸至用石针治病。石是汉字部首之一,以“石”作意符的字大多与坚硬的物体有关,如:砖、矿、碉、碑、砚等。
【窟字】的本义为土穴。
【艺字】的本义为种植。《诗经》中说:“不能艺黍稷。”黍稷,泛指农作物。“艺黍稷”指种植农作物。由于种植庄稼、树木等,实际上也是一种技术活,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技巧,才能够种植好。所以,“艺”字的引申义又当技艺、本领讲。
【术字】的本义为城邑中的道路。
敦煌石窟艺术 -简介 公元111年,汉武帝设立河西四郡,敦煌就此成为佛教和佛教艺术自西域东传的第一站。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10个朝代,敦煌以其原有深厚的汉文化基础,融入西域传入的佛教和佛教艺术,造就了辉煌的敦煌石窟艺术。敦煌石窟艺术乃指由建筑、雕塑及壁画三者紧密结合而成的综合艺术。 石窟的兴建是为了配合宗教需要,先后开凿敦煌市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县榆林窟、东千佛洞、肃北县五个庙等规模大小不同的石窟群,并设置宗教雕塑和壁画的神殿。洞窟的主体是佛的塑像,两侧都陪衬有弟子、菩萨的塑像,共同成为佛教徒顶礼膜拜的对象。壁画是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石窟寺中主要的作用是用具体的图像向佛教徒宣传、阐述佛教义理,绘画技巧高超,人物造型优美,特别是图画中线条运用得非常成功,利用铁线描、游丝描、摺鲁描、蓝艳描等表现人物的面孔、肉体、衣裙和衣褶,栩栩如生,唯妙唯肖。洞窟中壁画与塑像紧密结合,营造完整、独立的宗教世界来感染信众,使人们走进洞窟犹如走进佛国,「人佛交接、两得相见」,利用艺术美感来潜移默化,诱导人们信仰宗教。除了展现佛教世界外,古代社会生活的点滴也一一呈现在洞窟内壁画中。值得一提的是,洞窟中的菩萨塑像相当具有特色,猛一看是女性,体型丰满,动态优美,头发微微倾斜,斜肩柳腰,还有个小肚肚,中轴呈现S形,所以说「敦煌菩萨三道弯儿」。若透过镜头以动态展现各种菩萨的姿态,简直就像是在跳舞呢!仔细再看,敦煌的菩萨从脸到身体虽是女性的特徵,但是还保留了男性的特徵——胡子,胸部饱满像男性,腰是女人的腰,因此又有一说「敦煌菩萨是男人的胸、女人的腰和肚」。至於菩萨的性别——是中性的。 对於这列名世界文化遗产的佛教艺术宝库,过去由於时空阻隔,身处台湾的中国人无缘得见。本馆於4月29日推出的「沙漠中的明珠——敦煌石窟」特展是敦煌研究院历年在国内外举办过多次敦煌展览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希望将敦煌石窟艺术引进,让台湾地区的民众藉此机会认识中华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众所周知石窟内的文物均不能搬动,故此次参展展品的主题是洞窟模型、壁画和彩塑的摹本,它们既是敦煌石窟艺术精华的代表,更凝聚了敦煌研究院艺术家们的心血。他们长期在幽暗阴冷的洞窟里从事临摹的工作,观察、揣摩、研究敦煌艺术的特点与神韵,以其娴熟
《敦煌石窟艺术》是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段文杰 ,吴健 摄影,敦煌研究院,江苏美术出版社